附近学生联系方式-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全国900+城市空降24小时服务,500元4个小时初中生

亚洲智慧与全球治理:董强对话王赓武

2025年4月15日,第四届“思想亚洲”论坛在新加坡举行。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燕京学堂院长董强应邀在开幕式环节与新加坡著名学者王赓武先生进行“特别对话”,围绕“亚洲智慧与全球治理”这个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对话持续50分钟,全程英文。中国网总编王晓辉主持对话。

王赓武教授生于1930年,是享誉全球的著名华人学者。曾任香港大学校长、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等,著有《五代时期北方中国的权力结构》《海外华人:从落叶归根到自我追寻》《更新中国:国家与新全球史》《王赓武回忆录》(上、下卷)等,在史学、思想、教育界具有广泛影响。王赓武教授曾于2016年应邀出席燕京学堂“中国与世界:关注、探讨与展望”论坛。该论坛论文集由张隆溪教授担任执行主编,将于近期在华文出版社出版。

本届“思想亚洲”论坛由中国外文局、清华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共同主办。


11.jpg


王赓武先生首先表示,从某种角度来说,亚洲智慧和全球治理这两个概念有点矛盾。因为亚洲智慧有很长的历史,是几千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对于人性的理解,是非常深入的思想,积累起来才能叫做智慧。但全球治理明显是一个现代理念。比如1800年还没有一个全球化概念。甚至亚洲本身这个概念也是非常新的,是以欧洲为主导的对世界的看法创造出了亚洲的想法。而且,在过去,他们看到古代的这些文明时,觉得它们是落后的,是一定会衰落和失败的,会被现代文明所替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明”这个词是单数,不是复数。在过去两百年来,这主导了我们的社会生活。那些古老的文明认识到他们需要有所作为,需要改变才能应对时代的挑战,这样现代文明才能触及到全世界。

国家这个概念也是在18世纪之后才出现的,在那之前有的是民族和帝国。大不列颠帝国和法兰西帝国主导了世界很长时间,后来整个全球体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古老的帝国让位于现在的全球治理。我们说全球治理想到的是二战后的战胜国,美国、苏联,他们打败了之前的敌国,全球治理结构是由二战之后两大战胜国制定规则建立起来的全球治理,他们当时建立了这种新的秩序,这种新秩序的代表是联合国。联合国这个系统很长一段时间内帮助维护了全世界的和平,但现在联合国体系有所崩塌。全球治理在一段时间后成为超级大国的全球治理。所以,它跟亚洲智慧在很多意义上是相互矛盾的。

事实上,在亚洲内部也存在很多误解。当我们用“亚细亚”这个词的时候,非常重要的是要更加深入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当我们说亚洲智慧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这背后有着很多个古老的文明。最重要的说到文明,整个文明的概念已经在今天是开放的,是没有边境的,它会带来全新的意识形态的一种角度来看世界,这当然对全世界、全人类有好处,它是一种普世的信号。文明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努力去看到古典文明如何焕发和发展出现代化的版本,如何应对全新的世界。

董强表示自己非常期待此次与王赓武先生的对话,因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历史学家,有着百岁老人的智慧,亲历了诸多现代的重大事件与变化。王赓武先生提到了亚洲智慧和国家治理在理念上的某种矛盾,但这个矛盾背后也有着和谐的元素。李光耀在三十多年前与邓小平会见的时候,认为新加坡的成功是建立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的。李光耀说当时很多人认为新加坡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成功,它非常小,但好在新加坡人有儒家思想的引导,相信儒家理念,这尤其帮助他们共同度过了最艰难的最初十年。儒家思想理念当然是亚洲智慧的一部分,这种亚洲智慧帮助新加坡建立了一个成功的国家,得以发展。那次会见后,邓小平高度重视,于是国际儒学联合会得以创立,致力于在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当我们说到文明的重要性,当我们说构建“文明社会”,强调“文明的风气”等等时,我们所说的文明,其实跟王先生提到的单数的“文明”在本质上并无二致。这正是中国的一大优点和优势,也就是说,中国一方面是一个有强大传统的国家,但另一方面它又相信进步。中国相信可以进入新时代,可以有新秩序,并且在这个秩序中,我们可以做出贡献,我们可以以我们的历史,通过我们的思想,通过我们的传统做出中国的贡献,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此,亚洲智慧和全球治理又并不是真的是一种矛盾。


12.jpg


提到全球治理,董强提到,根据他的经验,可以看到西方的领导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是怎样更新迭代和改变的。比如法国总统马克龙曾明确指出今天的世界不再由西方主导,今天的世界看到了中国、印度这些亚洲国家的崛起。再来看特朗普,他近期的所作所为,甚至超越了这样一种思维范式的转变,他是要倒退到19世纪,倒退到过去。因为他把美国看作是孤立的、可以进行垄断的情况,就像他跟泽连斯基的对话一样。燕京学堂前一阵邀请到了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普罗迪。他跟学生讲,当他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非常惊讶,觉得匪夷所思,甚至提到了“外交的终结”这样一个说法。看到美国总统和另外一个主权国家的总统交谈的时候,是这种态度,这真的是超越你的想象。所以,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而且还在发生,这是一个全新的现象,我们必须要面对它。所以,当我们在谈亚洲智慧的时候,我们要跟随改变一起变,找到解决方案。中国人谈《易经》,谈变化,要随变而变,这就是我们的优势,这也是亚洲智慧。这是他想分享的另外一个视角。

王赓武接着话题说,李光耀先生和邓小平会谈,谈到了亚洲价值观。四十年前他已经在思考亚洲价值,因为新加坡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位,处于非常独特的区域,这个区域现在叫做东南亚,但之前没有这个名字。但东南亚非常有趣,在过去几千年中,主要来自于南亚和中国南部的一些人,来自亚洲陆地的人,来到这些岛屿。他们有本地的文化,也为此自豪。但他们也对其他的想法保持开放,他们觉得这些都是文明,需要去学习和接受,他们没有去担忧,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文化非常有信心,他们吸收了那些有价值的想法,包括中华文明、印度文明,等等。新加坡认识到这些都是平等的文明,是值得尊重的,所有这些东西,不管是印度、穆斯林还是欧洲的基督教,在新加坡他们都是平等的,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谈亚洲价值观,用不同的方式吸收亚洲各个部分的文化和文明,这是非??诺奶?。新加坡从第一天开始,就认识到作为一个新的国家要想生存,就要对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尊重,作为平等的公民进行对待,这就让他们来思考亚洲的价值观。

董强表示,亚洲智慧与亚洲的价值观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亚洲智慧其实是亚洲价值的一部分。反观特朗普或者是美国的态度,非常有意思,它总带着大国与小国之间、强国与弱国之间的对视和比较。李光耀和邓小平的对话是非常好的一个例子。李光耀的愿景就是大家是在一个大家庭中,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我们都可以共同为世界做出贡献,为人类做出贡献。所以,当特朗普对待泽连斯基,他的态度是“你是小的,你们没有资格来跟我们谈,我们美国是大的,俄罗斯是大的,所以你没有牌,等等”。在亚洲,在中国思想中,我们知道小与大是相对的。庄子的“小大之辩”是非常重要的,它强调相对性,强调“齐物”。无论多大,你也无法比宇宙更大,也无法高于人类最基本的一些东西。也许你在这个时期是强大的,在军事上、经济上是个大国,但是,你作为人的道德价值是同等的,没有大小、高低之分,这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20世纪的一课,是我们需要学到的。比如说读一下列维-施特劳斯,他是一位伟大的法国人类学家、思想家,他跟人们讲,你去非洲、巴西的那些部落,会发现他们也有很发达的想法,有严密的逻辑组织体系,他们并不比你差,这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思考世界,谈到联合国,这种平等是有价值的。平等非常重要。这也是人类的价值。


13.jpg


主持人、《中国网》主编王晓辉最后问两位教授:我们需要做什么来克服当前的挑战,通过文化交流如何克服这个挑战?

王赓武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开放。保持开放,如果看历史我们会发现,人、文化、文明在进步,成为更好、更强、更有韧性的原因就是他们保持开放,因为他们愿意接受新想法,对他们有益就会学习,他们会接受这些新想法,使用这些新想法让他们自己变得更强。这种开放,这种愿意向其他人学习的意愿,当你看到别人有你没有的东西,就会让你觉得你可能会受益,你会保持开放,这种开放是我觉得能够让我们超越自己的原因。

我们就要接受新想法,接受创新,对新想法保持开放。现代科技,电信、AI、机器人等,都是对于技术革新的认可,这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对我们是非常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我们必须要开放,接受它,去学习。同时,包括气候变迁、疫情等等让人类受到?;亩?,我们则需要去合作,如果没有合作的话,我们就太愚蠢了,就没有智慧了,所以要保持开放。

开放意味着要理解,要愿意妥协,而不是采取极端的立场,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达成平衡的观点。这是植根于所有文明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世界也好,人类也好,均可以受益于愿意用理性去考虑,大国也要从大部分人的利益去考虑,不要用极端的观点,而去用最和谐的方式实现稳定。要平衡,要摒弃那种极端的观点,虽然有些人很容易被极端观点所吸引。这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人和人的相处,这是我们必须要一起追求的。

董强认为,保持开放非常重要。并举例补充。18世纪在欧洲有一种对中国的追寻,那个时候中国与欧洲的交换,文化的交流,中国的文明在那里是得到欣赏的,欧洲甚至发明了一个词,叫中国风。到了19世纪,日本被迫开放。日本的影响力就比中国在欧洲的影响力更大,包括印象派等艺术潮流都受到日本文明的影响。这就告诉我们,开放对你的软实力来说极其重要,如果你是孤立的,是闭门造车的,那何谈软实力?大家可能注意到,此次中国政府针对美国进行反制,有一个细节,就是会禁止美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有人会认为这个贸易体量并不大,不理解,但美国电影是美国软实力的载体之一。美国文化以前传播很广,好莱坞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但美国如果保持这种孤立,它的价值观就会慢慢减弱,对世界的影响也会减小。所以王教授提到的开放,确实至关重要。

同时,董强认为如果他选一个词,会是“尊重”。尊重非常重要,尤其要强调另一层面上的尊重:今天世界的改变非???,年轻人特别是学生,他们对所有技术革新都非常感兴趣,他们追随潮流,就可能不太尊重传统,他们会觉得传统是过去了的、老的东西,但是,尊重历史,尊重人类的轨迹,非常重要。这是人类共同的回忆,这是人类的整体价值。这个不是DeepSeek或者ChatGPT能够创造出来的。当然这些对于未来是重要的,但我们有人类共同的记忆,有不同文化构成的文明,这是至关重要的。今天的问题不只是一个贸易战的问题,还是一个捍卫价值观的问题。我们必须捍卫一种非常深刻的、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因为我们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人工智能,所有高科技的发展——我们必须有信心,面对我们的传统,面对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需要有敬畏,有敬畏之心。所以他会选择“尊重”这个词。


14.jpg


中国外文局提供现场文字笔录

  • 邮箱: ica@ica.org.cn
  • 电话:010-58565275
  • 邮编:100045
  • 传真:010-58565277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6号写字楼A708

国际儒学联合会微信公众号

版权信息:Copyright ? International Confucion Association 京ICP备05034436号-1

  • 邮箱: ica@ica.org.cn
  • 电话:010-58565275
  • 邮编:100045
  • 传真:010-58565277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6号写字楼A708

国际儒学联合会微信公众号

版权信息:Copyright ? International Confucion Association 京ICP备05034436号-1